2006 年 5 月

回覆人;王道維教授

1.課表建議

學生意見:
能否建議大三的應電二R6改成R3,不然那天光學和應電都只有一堂,卻一次佔走了R3R4R5R6的時間,少了一個可修課的時段。謝謝
答覆:
在系辦彭小姐與課程委員會召集人余怡德教授的重新考量下,將目前最後已呈送教務處的最後版本附上,且簡略回復如下:

我們已將此建議提請課程委員會召集人余怡德教授與系辦彭小姐研究,但是因為學校已把所有的可能的排課時間作一規格化處理,即某時刻的課一定必須配合另一時段的時間上課,不能更動。例如M3M4的課一定要配合R6,或T1T2一定配F1F2等等。好處是可避免各系自行定時間而使全校同學修課彼此衝堂太嚴重,要衝就全部衝。但缺點是難免有一些課的調度就不夠靈活。

現在彭小姐把此課由M3M4R6改變為M5M6R5,也許可使想修R6R7R8的同學可以多修一門課。希望有一些幫助。


學生意見:
有關於應用電子學二R6那堂,我是物理組的~這學期有修應電一,原本以為下學期可以繼續把應電二修完,但剛剛忽然發現衝到了近物實驗的講解課。 不知能否調動一下這堂課,讓物理組的同學也能選修完應用電子學。
ps:因為三下的時間有必修熱物~
所以只剩二下&三上能修這門課~
答覆:
由於以上相同的原因,我們目前找不到一個合適又完全不衝堂的時間。但余怡德教授建議同學最好不要一學期修兩個以上的實驗課,難免時間分配不良,結果兩科都學不好。同學想多學一些東西固然很好,但也似乎不需要一定擠在一起修完。畢竟在大學的學習不應只是為了多一個學分而已。若真有興趣,我們建議物理組的同學可以在大三下與大四上再修應電,而光電組的同學可在大四下再修實驗物理。也許這真的不是目前可以有的最好安排,但應仍是可行的。也許以後我們可能可以找到更好的方法解決。

學生意見:
大二物理實驗星期一講解的時間不知可否不要列在課表上?對於想修789時段其它課程的人,那兩節講解硬是佔去了寶貴時間。
答覆:
我們都知道,如果希望實驗課能學習豐富又及早做完,講解課與事前的預習是必要的。同學應能了解,衝堂之事是不可能完全解決的,我們只能在有限的範圍內盡量方便大多數同學可以在主修的科目外修到其他的科目。總難免有遺憾。若真有興趣,到大三大四再修也可以呀!像老師我有時候還去旁聽哲學所的課…,學習是一輩子的事。但是如果你的問題是物理實驗可否不要有講解課,這是一個很大的變動。我們須要再仔細思考、評估。

學生意見:
我覺得理論力學有列為必修的需要

物理有四大力學,古典力學、電動力學、量子力學、統計力學,這四個都各有其獨特性,也有其相通性,在對於自然現象的了解,四大力學都有其必要性。 如果電磁,量物,熱物列為必修,那實在沒有排擠理力的道理吧。^^"

理力包含了牛頓力學和lagrange(+Hamiltonian)方程式:
牛頓力學經過長久的試驗,它在自然界的應用應該沒話說吧,真的是上至天文,下至地理了﹔而且裡面蘊含了許多重要的物理原則,比如,自然界的系統prefer較低的能量等等..。牛頓力學的美,是太多物理學家公認的,雖然不必人云亦云,但我想,那總是可以在自己思考過很多以後慢慢感受的。

而lagrange呢,它有很大一部份的重要性是建立了人們初步對量子力學的了解, 這是我學了量子力學才比較懂的。

答覆:
謝謝同學的分享。但你可能誤會了。理力目前是計劃把上學期改4學分必修,但下學期2學分選修(或物理組必修,光電組選修)。這樣是否較好?

學生意見:
其實四大力學我也覺得應把量力列必修,其他列選修,再規定一定要選修一科就好了。F=ma在普物就有了,而理論力學只是把它改為lagrange或Hamiltonian的形式。說實在比起量物電磁我覺得並不是那麼的重要,想修的人就選修就好了啊。
答覆:
這部份的改變恐怕太大且非常有爭議。事實上在研究領域中,電磁學與統計力學的重要性是與量力相當,缺一不可。而理力大部份的應用已分到工學院中。但因為理力仍然包含了許多直觀上最容易了解的許多基本物理定律,而為其他科目的基礎。所以我們仍需將之列為必修,但一些授課時數、教材等細節部份可再調整。

學生意見:
我覺得如果把 普化實驗 改為只修一學期(普化實驗下)
修應數 應該OK
普化實驗 2個學期 技巧也就只有那幾個不斷重複
把多出來的4節課 拿去修應數 個人覺得比較值得.

普化實驗以及普化只修一學期
這樣就可以多出很多時間了!
像動機系的普化也只上一學期
普化一學期真的就夠了
想學的人自己會去修那方面的課

我覺得一個學期不夠的... (普化實驗以及普化只修一學期)
學弟妹們可以去問問看 動機系他們怎麼教的!!
就像系上的資應課~~難道有達到系上的當初目的嗎??
我到覺得如果只要一學期不如就不要強迫我們去上那種廢課
資應課是我目前最後悔點的一堂課了!!

我覺得如果把 普化實驗 改為只修一學期(普化實驗下)
修應數 應該OK
普化實驗 2個學期 技巧也就只有那幾個不斷重複
把多出來的4節課 拿去修應數 個人覺得比較值得.

普化實驗以及普化只修一學期
這樣就可以多出很多時間了!
像動機系的普化也只上一學期
普化一學期真的就夠了
想學的人自己會去修那方面的課

我覺得一個學期不夠的... (普化實驗以及普化只修一學期)
學弟妹們可以去問問看 動機系他們怎麼教的!!
就像系上的資應課~~難道有達到系上的當初目的嗎??
我到覺得如果只要一學期不如就不要強迫我們去上那種廢課
資應課是我目前最後悔點的一堂課了!!

答覆:
謝謝這些同學的反映。我已與余怡德老師討論過,希望下次開課程委員會時可討論關於普化與資應的議題。只是恐怕就算改變下一年度仍來不及。

2.個人建議

學生意見:
物理系應該將程式語言與普通化學,仿照應數高微的模式,即二選一即可。當然,要不要兩個都修是看個人選擇。其中程設應該直接去資工系修課,"資應"之類的課完全沒有必要開。 一來可以真正學到東西,二來面對前所未見的科目更可以大大刺激學生深入思考上大學的意義。

上了大學由別人幫忙安排課表本來就是一件荒謬的事,學習更不是把系上課表的課上過就可以算數。面對將來物理系學生多樣化的選擇,一些各系學科的基礎應該早早熟析。 其中程設更是基礎中的基礎,不但是一種學習上的震撼教育,對於將來想跨考電機資工類所的人而言擁有無可替代的重要性,更何況物理系學生自己本身並不乏需要程設技巧的時機。 普通化學作為基礎學科其重要性自不待言,但個人認為程設的重要性相較於普化而言明顯被低估。雖然學習程設自己買書自修也是可以,但從語法基礎到資料結構OOP等可是一條漫漫長路。

希望系上能對課程的安排做更多彈性的調整,讓新生能有更多選擇的空間,更多選擇的機會。"大學已經不是高中了"的訊息應該在入學時就完完全全、清清楚楚、毫不保留的傳達給學生。

答覆:
謝謝此位同學寶貴的意見。茲逐條回答如下:

1) 如果我們理解正確,同學的意見是把資工系的程式設計與普通化學列為二擇一修。我會在下次課程委員會開會時詢問其他老師意見。

2) 但嚴格來說,關於普化,這涉及全校性基礎科目的範圍,需由教務處整體的考量,且涉及大學人才培育的理念問題,有時並不是如這位同學想像的簡單。而且有一些物理的研究其實是須要一些基礎化學知識的。因此,對此類問題,課程委員會不時都有在討論研究。但要擬出一個化學系或教務處甚至全校各系可接受的方式並不容易。

3) 至於資應,其時我們是站在為大部分同學有更大的彈性而設想。當然,資訊方面的課程是須要的,但畢竟不能說物理系的學生應該一定要與資工系的要求一樣。這位同學很有上進心,或許覺得資應太簡單,那麼請直接申請以修資工系的程式設計或任何其他更深的課來抵免資應。的確有同學如此作,而我們也都樂觀其成地同意其申請。

4) 對於那些不想特別重視程設的同學,他們仍然可以在系上的數值分析等課(以後會每年必開)修到物理研究所需的程式設計的知識。大一只是必選(即不一定要修過)的資電。我想這樣才更有彈性,也比較符合這位同學所強調的大學選課的自由性。

3.物圖應該對書 嚴加管理

學生意見:
我今天和昨天到物圖找書就發現物圖掉了兩本書,雖然已經請工讀生處理了,但是物圖的防盜系統有很大的問題,應該要處理。
答覆:
謝謝此位同學寶貴的意見。已將此提醒轉送給圖書委員會召集人蘇雲良教授。

4.其他

學生意見:
應數課本建議以後的應用數學課程不要再用Arfken的當指定教科書,誠如教授所提及,Arfken的書包羅萬象,但是對於初學者,Arfken的書學習效果不甚好。是故, 我個人覺得Arfken的書比較適合給已經學過一次應數的人。 比如說,也許比較適合給物數課上,或列為應數參考書籍。

耿朝強老師的理念是, 將這本書從頭到尾教一遍, 以後就能基於這樣的熟悉, 把這本書當成數學字典用

但後來我覺得, 以學英文作為比喻,學英文也不是一開始就拿字典開始讀, 而是由良好的教科書先打底子,並以字典作為參考、輔助, 久而久之, 字典也會成為熟悉的工具書希望這個比喻還可行~

答覆:
謝謝同學的意見,會將之轉達過去與以後應數的教師,供其參考。

學生意見:
002的冷氣實在太吵了,而且並不是每個教授上課都會用麥克風,只要坐在中間偏後方的位置上課的話,冷氣的聲音跟教授的聲音一樣大聲。希望系上能夠換新的冷氣,或者維修一下。謝謝
答覆:
謝謝同學的反映。經詢問過系辦黃先生與系主任後,得知002的冷氣的確已十分老舊,已屆更換的時期。但目前系上正在與學校規劃地下室的整體改建方案,而002或019將會有一間被改變為其他用途(可能是實驗示室)。目前還在規劃階段,若以後002將繼續使用,則會更新冷氣,反之,則不需要。請同學再忍耐一下。另外,若有此問題,應可直接建議教授使用麥克風,至上可以免除一些不便。不是嗎?